引言
高效能基督徒的习惯
前言
1999 年 11 月 20 日,55 岁的我以 3 小时 56 分 23 秒跑完了我的第一场马拉松。赛事总监对我说这很好,但我很快得知,要获得波士顿马拉松的参赛资格,我还得再缩短 21 分钟。我知道像许多人一样,波士顿有一场著名的马拉松。但我并不知道,它之所以最负盛名,是因为你必须“达标”才能参赛。当时我这个年龄组的人需在 3 小时 35 分钟以内完赛。随着月份推移,我的成绩越来越好,最终在第六场马拉松达标。下周我就报名了波士顿。
2001 年 4 月 15 日那个周末,我和妻子 Char 飞往波士顿,航班几乎坐满了穿着各类赛事 T 恤的马拉松选手。我们在抵达波士顿之前就已经很兴奋了。领取参赛包和波士顿马拉松 T 恤、购买 2001 年波士顿马拉松官方夹克,都让我更加激动。4 月 16 日星期一——马萨诸塞州的爱国者日——我乘坐地铁,不久便与另外 15,605 名选手一起登上大巴,前往乡间的起点。在运动员村,我们休息等待。头顶有直升机盘旋,飞机拖着广告横幅,两架 F-15 战机进行了两次飞越;电视屏幕播放着 26.219 英里赛道不同地点的实况;不时可见电视摄像机;空气中满是兴奋。为容纳数以千计的参赛者,跑者按每栏 1,000 人分区排列,一排排延伸好几个街区,速度更快的选手离起点更近。我的号码是 9259,意味着我被排在第 9 栏。枪声后 6 分 13 秒我的“芯片计时”才开始——那是我右脚上电子芯片越过起跑线、系统记录 9259 号选手已出发的时刻。
前两英里跑道相当拥挤,但到第三英里我们就能畅跑了。我从未想到,上下坡、跨越里程的过程中,会有这么多事物鼓舞我。约 50 万名沿着 26 英里赛道排开的观众持续加油、摄像机、乐队、在补给站前的孩子与成人,这些都是故事的一部分。再加上跑者服装的缤纷色彩,以及当有观众认出我穿的 Oral Roberts University(ORU)田径队服而发出的偶尔欢呼。此外,Char 和我们在波士顿的朋友在第 9、19、25 英里处为我加油。半程附近 Wellesley 学院女学生的尖叫声,以及最后两英里聚集的人潮,都帮助营造出一种持续的欣快、强烈的情绪与令人兴奋的体验。这让伴随马拉松而来的腿部、胸口与手臂的疼痛更容易忍受。
大学时我也打过篮球比赛,有些时刻也会涌现类似的激情与动力。婚礼那天,我整日兴奋,当 Char 挽着她哥哥 John 的手臂走过走道时,我喜极而泣。我的第一个研究生毕业典礼、以及我们两个儿子分别从空军学院与 ORU 毕业的两个典礼上,我都很激动。又如本书第 5、6 章所述的那次禁食之后,我数次经历了深切的喜乐,与神有强烈而亲密的对话。然而,我并不知道,仅仅一场身体上的赛跑,竟能在尘世带来如此的兴奋与喜乐。
一场比赛怎么能给人带来这样的感受?在那之前的 18 个月,我给自己设下挑战,训练并克制自己的身体,如今我正在征服它。五六岁时,我因风湿热卧床不能动弹。五十年后,56 岁的我,与 15,000 多名世界顶尖跑者一起,跑过里程、翻越山丘、迎着风、体验波士顿马拉松的激情。
我也因此更明白希伯来书 12:1:“……我们既有这许多见证人,如同云彩围着我们,就当放下各样重担……存心忍耐,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。”有一天,神要“带领我们欢呼着、满有永远的喜乐,进入他荣耀的同在”(犹大书 24 节,《当代译本》/《生命圣经》意译)。这些真理使我有充分理由,愿与你一同把神的马拉松跑好——因为赌注更高、奖赏更久长。你能为我加油,我也能为你加油。
既然波士顿的观众都能鼓励人,那么我们更当彼此花时间思考如何“……互相劝慰,互相建立”(帖撒罗尼迦前书 5:11)。在马拉松中,从他人那里得到的鼓励,让马拉松比起漫长孤独的训练跑更有乐趣。“好样的!继续保持!状态真好!稳住配速!强势收尾!就快到了!你一定行!”这些是我在马拉松里从观众与跑者那里听到的声音。它们同样适用于神的马拉松。我邀请你与我一起研读,使神的话语来鼓励你,建立能让你有效奔跑并善终的习惯。你一定能做到!
我们这一代人只是一个宏大且时而深思的赛程中的一部分。许多智者先我们而行,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著作中学到许多。正如 C.S. 路易斯在《被告席上的上帝》(God in the Dock)中所说:“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观念。它特别善于看见某些真理,也特别容易犯某些错误。因此,我们都需要那些能纠正我们这个时代特有错误的书。这意味着要读旧书。”这一原则同样跨文化适用。我们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大家庭的成员,可以向他人学到很多。把我大半成人生都花在海外,是让我从自身文化的狭隘中得以释放的一条路。我在 23 年的海外生活中,向加拿大人、韩国人与中国人学习。像不同世代的人一样,不同文化的人也会犯错,只是错的并不相同。让我的思想在不同文化处境中被检验,使我拥有更广的思想选项,逼使我超越所处文化,走向更智慧的价值体系。本书中我们将一同学习的这些习惯是跨文化的——它们是一个以圣经为根基的价值体系。我邀请你与我一同探索基督真理,而不被这世界众多文化中的任何一种所束缚。
韩国人与中国人都有一个关于“井底之蛙”的谚语——青蛙以为整个世界就像它的井。我们都是井里的青蛙,直到被井外的思想、价值与经历所拓展。本书所谈到的这些习惯并非新鲜事——只要看一下目录就能证实——但它们的阐述是对永恒圣经价值的全新洞见。
我从别人那里得到了许多这些圣经洞见。我负有向教授、作者与讲座讲员致谢的债。可能的话,我会给出我的来源。我也盼望我的老师们会认同我对他们思想的运用。除我的妻子 Char、我们的两个儿子 Dan 与 Joel,以及正文中提及的教授与作者外,本书中使用的名字均为化名。通过个人故事来阐明圣经观念,我的目的,是示范我们如何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学习圣经原则,而不是指出他人的不足。
每位读者都是独特的。有的习惯你会比其他更感兴趣。全书从头到尾有递进也有连贯。然而,如果你愿意,你也可以只选读你最感兴趣的部分。不过大多数读者会愿意从第一章开始。若你想发展自己的应用,可在阅读各章时配合使用配套册《〈高效基督徒的习惯〉查经指南》。当你翻开这一页开始阅读时,你将在“成为高效基督徒的习惯”上取得更大的成长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