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个习惯 为属灵缘故享受身体健康
高效能基督徒的习惯
“……用身体来荣耀神。” 哥林多前书6:20
人的首要职责是荣耀神并永远享受祂。这意味着一切——包括我们对待健康问题的态度与实践——都应当荣耀神。无论是否为基督徒,健美自律、勤于锻炼的身体都能给人留下更佳印象。然而基督徒在身体、心灵与精神上保持自律与健美的理由更深:他们渴望为神增光。有效基督徒的多数习惯都关乎灵性之美,但基督徒也应通过照料身体在肉体层面荣耀神。本章将证明:健康、匀称、强健且远离因自身罪过与放纵所致疾病的身体,同样能荣耀神。这反过来又会增强敬虔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更大荣耀。
我们需要避免两种极端。第一种是过度强调属灵事物而忽视身体,这可能导致破坏健康的习惯。第二种是过度强调身体护理。社会中有些人崇尚、过度强调或偶像化理想身材,这种对身体的崇拜同样是错误的。圣经展现的平衡立场是:我们当将属灵关切置于身体之上。然而我们仍被呼召以节制之姿荣耀神——因身体乃圣灵的殿。当人面临甲状腺问题等生理缺陷时,则需应用其他原则。神赐予我们独特的身体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,我们应当保持其良好状态。
为神的荣耀
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当今医治的应用,圣经中关于医治的记载已足够让我们明白神重视健康。健康是使医治具有价值的理想状态。耶稣说那生来瞎眼的人,既非因他自己的罪,也非因他父母的罪,乃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荣耀。然而荣耀归于上帝的,显然并非盲症本身,而是得医治的状态。那人的复明最终荣耀了上帝。换言之,健康胜于医治。约伯的痊愈同样荣耀上帝,但健康才是医治——即恢复健康——价值的根基。
此处可作属灵比喻:在沉沦罪恶的世界里,活出圣洁有益的生命,远胜于陷入需要救赎的罪中。虽然救赎在需要时是美事,但无需救赎更佳——救赎本身就蕴含着这个道理。保持健康胜过被医治,因为生病才需要恢复健康。拥有并运用精力从事属灵工作和事奉,胜过经历精力匮乏而不得不接受医治。我们为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因信心祷告而得超自然医治而欢庆。然而某些疾病——包括神愿意医治的病症——本可通过定期预防性维护避免。让我们以顺服神的态度自律,践行那些赋予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与其因未能保持健康而需医治恢复,不如通过休息、锻炼、均衡饮食来获取充沛的服事能量。究竟是我们的顺服与安康更荣耀神,还是祂的拯救更荣耀神?
希腊人较之希伯来人,更热衷于过度颂扬强健体魄之美。保罗或许正念及希腊世界观的这一特质,才告诫提摩太:“操练身体益处还少,惟独敬虔,凡事都有益处”(提摩太前书4:8)。诚然,正如本书多处强调,我们更当操练敬虔的品格。然而,身体锻炼本身亦能促进敬虔,因强健之躯能使我们更有效地事奉神。健康的体魄让我们更能胜任祷告、禁食、研经与事工等更重要的属灵操练。基督徒保持身体健康与力量,乃是为永恒的目标。这种追求超越了希腊人痴迷的肉体力量与外表。这正是竭力用身体荣耀神的基督徒,与仅活在肉体层面之人的区别所在。
节制是圣灵的果子(加拉太书5:23)。彼得列举属神品德时,特别指出当将节制加在知识之上(彼得后书1:6)。神愿按我们品格所容的程度使用我们。正如祂更常使用那些拥有其他圣灵果子的信徒——如仁爱、喜乐、和平等——祂自然也能更充分地使用具备节制之人,而非缺乏节制者。圣经明确吩咐我们“用身体荣耀神”(哥林多前书6:20),这不仅关乎身体的道德操守,更包含对身体的照料与管教。我们当将身体献上,当作活祭(罗马书12:1),难道不该尽己所能将最健康的身体献给祂吗?
当我们深入了解他人时,生命便得着丰富。然而初见时的印象,终究建立在表象之上——即我们所见的躯体。当撒母耳注视耶西英俊的长子以利押时,神提醒他:“人看外貌,耶和华却看内心”(撒母耳记上16:7,强调为笔者所加)。我们欣慰于神洞悉人心意念,纵使世人仅见表象。但若要向世人全然彰显神的荣耀,我们必须从第一印象——外在形象——着手。整洁得体的装束实为恰当。保持体魄健壮同样合宜。这两者皆可出于属灵动机:荣耀神正是保持健康的属灵理由。身体的状态至关重要。
更重要的是,为保持体魄精健而践行的自律,会自然渗透到生活的其他领域。当我们为祷告、顺服等操练自律时,这些习惯便塑造我们成为更美好的人。身体层面的自律不仅关乎肉体,更具属灵意义。同样,放纵的习惯也会蔓延至其他领域。若我们立志为神活出最佳状态,就当竭力追求并保持健壮、匀称、健康的体魄——这本身就是属灵的操练。
我们通过运用身心来表达属灵生命,而不仅限于敬拜仪式。在三方面关怀身体正是对神的爱:休息、运动与饮食。这三者都值得我们认真考量。事奉神的事工浩繁,拥有健康的身体能让我们感觉更好、状态更佳、事工更丰、行动更轻松、享受更多、寿命更长。这既荣耀神,也让我们更接近成为最好的自己。
安息
我们常将创世第六日——上帝造男造女之日——视为创世故事的高潮。然而第七日才是更恰当的巅峰。那日造物主停歇脚步,审视万物,欣然宣告其工作甚好——这既是值得颂赞的全面成就,亦是值得效法的典范。成功劳作后的安息具有恢复功能。上帝设立安息日,将之托付于我们,并命令我们效法祂的榜样。为何如此?
上帝因创造我们而深知我们。祂洞悉我们的生理构造,明白身体需要周期性休憩;祂理解我们的心理构造,知晓心灵需从日常重担中解脱;祂洞察我们的灵性构造,深谙我们需要刻意留出时间滋养属灵生命。敬拜时我们在上帝面前得享更新。祂吩咐如此,因这有益于我们。祂赐下每周与祂相会的约定,这时间包含教导、敬拜、安息、娱乐、团契、祷告,以及单纯的欢愉。若职责允许,主日自然成为每周安息之选。
若工作需要周日出勤,请另择一日安息。否则,经年累月透支身体,终将病痛缠身。这源于我们未活出应有的特权,违背了神对健康的旨意,滥用身体导致负面后果。神愿我们免于此境。每日时光本已足够成就神的旨意。六日之内,完成神所命定的工作绰绰有余。超出此限的工作,皆非神所预定。当安息并享受耶稣。
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倡导为耶和华而安息?是的,正是如此。有时需要信心才能停止劳作,“在青草地上躺卧”(诗篇23:2)。在此事上顺服远胜于倚靠己力继续劳作。神要我们安息。守安息日并非因我们懒惰,而是因我们深知:安息后的身体能在更短时间内以更少力气完成更佳工作。
我热爱工作,却更信守安息。我谨守主日不工作,若主日必须劳作,便另择一周内一日补休。每个人都需决定哪些活动能带来真正安息。伏案电脑工作者并非在休息——唯有让身心各系统完全停摆,才能实现灵性、思维、肌肉、情感及整个人格的再生。安息日当从事与工作截然不同的活动:职业网球选手可暂停高强度训练一日。若你整周伏案工作,休息日打网球便是荣耀上帝的活动。让身体从生活中的体力、情绪与精神压力中恢复过来。
日常休息同样重要。每周四天,我通过打篮球、跑步和力量训练来放松大脑、锻炼身体。傍晚当身体发出疲惫信号时,我会立即或尽快停止工作。查尔和我睡前常散步。魔鬼或许想让我们过度劳累,但上帝绝非如此。“你们清早起来劳碌,直到晚间,为要得食物而劳碌,这是枉然的——因为他使他所爱的得以安歇。”(诗篇127:2)
犹太人实行的年度长假同样有益。他们守三个年度节期,这些日子本该是安息的。每年查尔和我都会度假。由于我在某项事工中需要连续数周的国际差旅,有时单纯留在家中便是最安息的假期。我珍视这些休憩时光,它们使我保持活力与喜乐,每逢新学期伊始,我总满怀热忱地投入工作。
某些基督徒工作者似乎认为,因其事工重要便可随意劳作。他们正确地相信灵魂的永恒归宿取决于事工成效,却错误地认为因此必须永不停歇。恰恰相反,正因事工至关重要,基督徒工作者更需谨慎规划节奏,以能终生持守的步伐前行。牧者尤其疏于遵守第三条诫命——这条上帝赐予众人的诫命。既然上帝的律法对我们有益,“当记念安息日,守为圣日”的诫命,其实可以这样诠释:“你当享受主日,将其与其他日子区分开来,这对你有益。” “圣洁”的词根意为“分别出来”。对于周日因工作忙碌的牧者,可作如下诠释:“当工作迫使你周日忙碌时,你当享受另一日,将其与其他日子分别出来。”
魔鬼深谙不可正面攻击热忱奉献的福音使者。他不会正面阻拦,而是狡黠地绕到我们身后。那只看似温柔的手会牢牢按在我们背上,随着我们放任的程度不断加紧推力。与此同时,他低语着:“多祷告,更努力,工作到深夜,永不停歇,奋力前行,灵魂正在消亡,人们需要你,再多做些,别休息。” 他企图将我们耗尽。不幸的是,这招屡试不爽。上帝对事奉者的爱并不比对非事奉者少——祂赐非事奉者休息日,却不拒绝事奉者同样的安息。与书籍、孩子、运动、配偶共度的时光——无论你视何为愉悦的休闲活动——都是上帝赐予你的礼物。若你拒绝,便是自伤其身。定期休整是长跑中的节奏调控。岁岁年年,你在神国度里的经验愈发丰厚,价值愈发珍贵。我们需要你。我们并非厌倦工作才休息,而是为以健康的体魄和敏锐的头脑长期服侍。纵使我对有意义的工作充满热忱,但要我休息比工作更需自律。我休息,为的是更高效、更持久地工作。
锻炼
圣经诞生于农业时代。在圣经时期,人们通过徒步旅行和无机械辅助的劳动获得充分锻炼。体力劳动被视为有益健康的:“人莫强如吃喝,又得享他一切劳碌得来的福”(传道书2:24)。同一部圣经既要求我们每周安息一日,也要求我们劳作六日。圣经时代的劳作多属体力劳动。难道耶稣不享受步行带来的锻炼吗?即便没有直接命令锻炼,圣经的生活方式教导也与健康锻炼相契合。科技时代造就的生活方式已与圣经的农业背景截然不同。面对现代社会的新现象,我们需以圣经原则而非直接命令来应对。例如圣经未禁止浏览网络淫秽图片——这在圣经时代根本不存在。但多数基督徒认为此举有违道德。同理,锻炼虽无明文要求,却与圣经关于劳作的教导相契。当代体力劳动者无需刻意锻炼——他们早已在劳动中获得锻炼。
寻找能令你身体焕发活力的运动方式。它还应具有精神上的放松效果,令人愉悦,并适合你的个人情况。相较于完全不运动者,适度锻炼者能获得最大的健康提升。如同边际效益递减原则,极端剧烈运动相较于适度运动所带来的额外益处更少。找到最适合你的运动强度。当运动量低于日常标准时,我会感到精神萎靡。跑步时我必全力以赴。我钟爱篮球运动,因其兼具激烈对抗与社交属性。当学会主动承认犯规并接受他人判罚——即便判罚存在争议(在我们看来)——我们的品格便在锤炼中升华。人生如四季更迭,我们需随境调整生活节奏。
为何运动后身心舒畅?剧烈运动时,身体会分泌焕活化学物质。例如当我们用力时,大脑会促使身体分泌β-内啡肽。这种物质能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、精力充沛,同时增强短期与长期免疫系统。内啡肽能缓解运动疼痛,带来健康的“兴奋感”。长期有氧运动则会使内啡肽在更长时间内持续适度分泌。无论是社区散步还是竞技比赛,身体都能有效利用这些益处。剧烈运动还能帮助燃烧多余脂肪组织——每增加一磅脂肪,心脏就需额外泵送血液穿过200英里长的毛细血管(动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)。体重减轻后,我们便能为更多创造性活动储备能量。
每周三次剧烈运动未必总能实现。不妨将步行融入日常活动,寻找自然运动的机会。跳绳、骑行、健走、跑步、舞蹈或轮滑都是绝佳选择。
运动融入生活
2000年夏季,我六周内辗转两大洲七国,完成68场演讲,九次赠送基督教领导力培训课程。这是我经历过的最严苛行程。
肯尼亚是我前往亚洲前在非洲的最后一站。当地人擅长跑步,我便兴致勃勃地计划在此跑步。六天行程中我主持了两场独立会议。行程过半时,我前往卡彭古里附近的肯尼亚西北山区进行了两小时的跑步训练。下午四点半刚结束四场密集教学,我便沿着车流稀少的山区公路开跑。放学归途的肯尼亚学生们常驻足观看这位秃顶白人攀山奔跑的身影——他们来自校园、田间或工场。许多人挥手呼喊,互相捅捅笑闹,还有些人会并肩跑上一段。
奔跑约五十分钟,我已置身于这片土地上美丽的树林中。山间骤然降下倾盆大雨,万物尽被淋透。整日的祷告与讲道已令我心力交瘁,但这场冒险却令人精神振奋,重获活力。当我浑身湿透地跑下山时,每一步都溅起水花。许多先前看我上山的人此刻又注意到我了——其中一些人正站在干燥的门廊上。由于跑步时身体已暖和起来,雨水反而令人神清气爽。当我沿着山间小道奔跑,溅起潺潺溪流时,若非忙着喘息,定会因这滑稽又有趣的场景开怀大笑。次日我们继续开展事工。我精神焕发,蓄势待发。
以健康生活方式荣耀上帝
美国历史上,传染病曾夺走无数生命。随着医学进步,如今这类死亡已相对减少。取而代之的是退行性疾病——这些本质上是生活方式引发的病症。我所指的并非缩短寿命的不道德性行为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美国医疗成本高昂的最大根源。麻省总医院的研究显示,86%的住院患者因不良生活习惯而需接受治疗。难怪企业纷纷为员工提供健身计划?
八十年前,70%的美国人通过体力劳动锻炼身体,食用未精制食物。如今我们几乎都依赖精制食品。我们中许多人不再从事体力劳动。这种文化变迁直接影响着健康。生活方式已发生剧变,而它正是影响预期寿命的首要因素。其余三大因素分别是医疗保健、环境和遗传基因。超过50%的死亡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引发——换言之,饮食习惯与运动量对健康的影响,远超医疗、环境和遗传基因的综合作用。更重要的是,在这四大因素中,唯有生活方式可被我们轻易掌控。医疗保健与环境因素难以改变,遗传因素目前也无法干预。遗传因素仅占影响体脂的25%,而生活方式则占据75%。换言之,决定身体构成与预期寿命的关键在于生活方式,而非遗传密码。
健康习惯的成效
以下是六项基础可行的健康生活习惯:
* 每日规律进餐(尤其早餐)并避免零食
* 维持正常体重
* 适度锻炼
* 每晚睡眠七至八小时
* 不吸烟
* 戒酒或适度饮酒
研究表明,45岁时若能坚持其中五六项健康习惯,预期寿命可达78岁;若仅坚持三项,预期寿命则降至67岁。换言之,践行这六项简单实用的生活方式,可为生命增添11年。世界上某些文化群体中,许多人寿命远超百岁,因为他们的饮食低脂肪、低胆固醇、少加工糖、低盐分且热量控制得当。这仅是预期寿命的因素。
健康体魄更能提升生活品质。正如健康生活方式能延长11年寿命,它同样能带来更优质的生活体验。你可曾听闻过因健康生活方式而感到遗憾的人?健康状态带来的感受更美好。正如财富不仅意味着摆脱贫困,健康也不仅是没有疾病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上帝希望你拥有六项身体机能表现——敏捷性、力量、反应速度、平衡性、速度和协调性——这些都是为了荣耀祂并让你享受生活。拥有健康体魄,你将变得健美苗条、精力充沛、思维敏锐,行动更迅捷自如。谁不愿将这些恩赐添入生命清单?
即使多年未曾锻炼的人,此刻开始也为时不晚。即便是九旬老人,也能适应并从健身计划中获益。从开始锻炼的那一刻起,它便能持续发挥作用。它将延长生命、提升生活质量,增强抗病能力,同时减少医疗成本与麻烦。
当今有许多优秀的健康与运动类书籍。多方参考后,设计最适合你的计划。书籍中阐述了保持均衡锻炼与良好饮食的诸多理由。你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属灵动机——用身体以各种方式荣耀上帝。
饮食
进食是上帝赐予的喜乐,宴乐是庆典的组成部分,“凡物原来都洁净”(罗马书14:20)。然而如同其他属灵恩赐,我们也可能滥用这项恩赐。圣经教导我们节制食欲,并承诺圣灵将帮助我们实践自律。圣经明令禁止贪食与酗酒。保罗指出“那些敌基督十字架的人…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,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”(腓立比书3:18-19)。那么如何在不过度放纵的情况下为神的荣耀设宴?若体重超标该如何减重?何为最有益健康的饮食方式?
终生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与适度运动最为理想。为减重而节食者不在少数,但若仅靠低热量饮食而不运动,身体会燃烧瘦组织以保护脂肪储备!你希望消减的部位反而顽固存在,而本应保持健康的肌肉组织却遭受消耗——这是身体的生存机制。当热量摄入不足时,身体会误判为饥荒来临,全力守护脂肪储备库。一旦停止节食,肌肉组织便迅速重建,体重最终反弹至节食前水平。节食期间,人体被剥夺必需营养。缺乏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,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将陷入能量匮乏状态。这正是节食者情绪低落的根源——身体虚弱无力,精力匮乏,导致本应有益健康的日常运动进一步减少。
最佳方案是终生保持适度饮食搭配合理运动。靠节食减肥实属本末倒置,维持控制性摄入水平更能确保体力充沛,既免于饥饿困扰,又无不适之感。在正常热量摄入下进行锻炼既愉快又可长期坚持。长远来看,这种方式成效显著。每周减重超过一两磅(0.5-1公斤)不利健康。健康生活方式远胜节食。
蔬果中的膳食纤维(可溶性与不可溶性)有助于调节消化系统,通过增加粪便水分和体积,降低肠道、结肠及其他癌症风险。精制白面包几乎不含纤维,全麦面包则富含纤维。包装标签通常会标注纤维含量。农业化学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而肠道正是这些毒素的聚集地。保持肠道持续摄入充足纤维,有助于维持体内清洁、规律排泄及健康状态。癌细胞会失控增殖,而癌前细胞虽非正常细胞,虽不增殖仍需清除。膳食纤维能帮助清除毒素并减少癌前细胞堆积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在癌前细胞变异为异常细胞前将其清除,这正是纤维成为我们健康盟友的原因。
反之,酒精与咖啡因则是身体的敌人。酒精属抑制剂,咖啡因属兴奋剂,二者均无营养价值。咖啡、茶、可乐和巧克力均含咖啡因。此外,酒精本身即为毒素。当摄入量超出身体即时代谢能力时,便会中毒。许多基督徒通过戒酒避免相关问题。美国曾长期倡导完全禁酒。因圣经赞扬节制并禁止酗酒,故有人选择完全不饮酒以规避过度饮酒的诱惑。我本人不饮酒,但对节制饮酒者并无异议。圣经教导我们不可滥用“自由”诱人行其视为罪的事。我不愿使任何人跌倒——在我所处的文化环境中,这种情况极易发生。许多基督徒严防酒精依赖,却似乎未察觉对其他兴奋剂的依赖同样危险。
童年时,我记得父母每天早晨需要喝好几杯咖啡才能精神起来。我清楚记得自己当时想:我绝不愿依赖咖啡因来提神。我明白健康的身体本应无需刺激物就能充满活力。显然,对营养不良的身体而言,刺激物可能引发过度活动。我平日不饮咖啡、茶、可乐、汽水,也不吃巧克力——尽管偶尔享用并无不妥。选择富含营养价值的食物饮品才是上策。营养食品滋养身体,而非像咖啡因那样强迫身体运转甚至超负荷运转。
选择营养食品而非刺激物还有经济效益。一杯咖啡虽需花钱,营养价值却有限。多数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精制糖——既不利于整体健康,也伤牙齿。这些饮料价格不菲,牙医账单同样如此。糖果棒同样存在类似问题。每日一杯咖啡或软饮加一块糖果棒约需1.5美元。若每周六天如此消费,每月开销将超过39美元。若将这笔钱存入年利率5%的储蓄账户,40年后可积累至68,874.79美元。此外,您还能拥有更健康的岁月享受这笔财富。反之,若真想选择营养替代品,何不改吃蔬果汁和格兰诺拉燕麦棒?自带健康午餐——全麦面包搭配营养食材和水果——让我无需餐间零食。身体获得优质营养的同时,还降低了生活方式相关医疗费用的风险,最终收获的是健康回报。
坚持良好饮食会带来什么结果?你是否怀疑饮食管理的效果?看看那些重视饮食模式的教会群体: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癌症发病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,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率也只有全国平均值的一半,且预期寿命更长。
我们无需成为“健康狂热者”,也能理解饮食与健康效率的关联。上帝确实在帮助我们,祂确实医治我们的身体。事实上,祂创造人体自带自愈机制——而整体健康状态能极大增强这种机制。但我们仍需通过摄取滋养之物而非刺激之物,来保持灵性与精神的敏锐。
暴食
圣经明令禁止暴饮暴食。美国基督徒对过量饮食缺乏羞耻感,这显然与圣经教导相悖。酗酒的危害固然远超饮食失度,但圣经同样谴责这两种行为。曾有学生问我:上帝为何仍使用那位酗酒的传道人?我答道:“若上帝能使用暴食者,岂不能使用酗酒者?” 即便生命尚未全然圣洁,神仍使用我们。祂竟使用我们任何人,本就是奇妙之事。即便神在我们放纵时使用我们,也绝不意味着放纵是正当的。
通常而言,暴食且缺乏运动者终将体重超标。若非十八年来观察亚洲人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,我不会得出这些结论。在非洲,我同样注意到相同现象。在非西方国家,我很少见到超重人群。西方社会物质丰裕,这使我们面临其他地区民众所没有的诱惑。正因生活如此安逸富足,我们才更需要自律——这是世界其他角落的人们无需具备的品质。他们不会暴饮暴食,因为根本负担不起。我们的繁荣反而催生了自律的需求。即便在外用餐——尤其在外用餐时——我们也必须保持适度分量。将部分晚餐打包带回家,或与配偶朋友分食,既能滋养身体,又能节省开支。
在第五章(系统性禁食)所述的四十日禁食结束后,我刻意增重。这是必要的。有趣的是——我的体重从常年的170至175磅一路攀升至180磅。180磅。但问题远不止于此——体重增长速度惊人。由于禁食和恢复期中断了锻炼计划,我变得迟钝迟缓。我记得当时想:“祷告时光赐予我的这份奇妙平安,竟连生理都产生了影响。我正在发福,说不定会变成个圆滚滚的快乐胖子。” 正是那时我意识到,为事奉主保持体魄强健至关重要。我终止了增重计划,以超乎寻常的自律重拾规律锻炼。我决心不让自己变得肥胖,并付诸行动。
有些人对饮食和锻炼根本不在意。若我们认定健康问题源于遗传,便缺乏追求健康的动力。若认为无所谓,便不会努力。但愿本章能让你明白:生活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。
并非所有超重者都存在暴食问题。对于因病导致体重超标者,我们应始终怀有怜悯之心。医学对这类问题能提供的帮助有限。上帝能医治身体,也确实医治身体——祂能修复调节食物转化为脂肪或能量的腺体。然而自律精神同样举足轻重。其他国家患有美国人归咎于肥胖的疾病的人群比例要低得多。或许许多声称因医疗原因超重的人其实并非如此。我一位超重的朋友坚称自己有健康问题。当我默默观察他进食的量和种类后,意识到只要交换饮食模式,一年内他就能拥有我的体型,而我也能拥有他的体型。即便超重确有医学根源,这仍不能成为体重超出病理范围的借口。你依然需要践行自律与健康习惯。医学因素导致的超重或许不至于亵渎上帝,但暴食则不然——这正是缺乏圣灵果子(即节制)所致。当然,那些饮食自律者也须谨记:以评判他人为形式的骄傲同样是应避免的罪。
若你向神祈求,祂必赐恩典助你审视饮食习惯。必要时,祂能助你增强我们在第三章(《实践自律》)所论述的自制力。若你体重超标,可能源于暴食、运动不足,或两者兼有。你或许能唱诗、祷告、服侍甚至讲道都很出色。但若饮食失控,你便无法发挥全部潜能。若能掌控这方面,你会惊喜地发现生活各领域都将显著提升。
有益身心的食物
近年食物金字塔结构有所调整。传统金字塔将全谷物置于最基础层。水果蔬菜位于次层。如今营养学研究者建议将果蔬移至最底层——最核心的位置。这一调整源于“谷物”包含高度精制的白面粉制成的面包。人们摄入过多精制面粉,却缺乏富含水分和纤维的蔬果。
最佳选择是新鲜采摘、在藤蔓或树上自然成熟的蔬果。它们在采摘前持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。这类产品有时可在农家路边摊购得,或通过自家种植获得。遗憾的是,此类新鲜蔬果供应极为有限。次优选择是冷冻鲜品。蔬果在漫长的运输过程中流失营养,最终才上架超市货架。冷冻产品从采摘到冷冻的时间间隔较短。而超市销售的鲜蔬果往往在未完全成熟时就被采摘,因此无法在枝头或树上充分成熟,导致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未能充分积累。若无法获得新鲜或冷冻产品,无添加剂罐头优于含添加剂罐头。
选择饮料和食物时需控制糖分摄入——尤其是添加糖。在我国,非低糖软饮料是添加糖的主要来源。甜点、糖果、冰淇淋、蛋糕、饼干和果汁饮料也是添加糖的重要来源。更严重的是,这些食品使用精制白糖甜味剂,其所有营养价值已被加工去除,仅剩热量。人体无法区分天然糖与添加糖的差异。白糖进入体内后会迅速被血液吸收,导致血糖(葡萄糖)水平急剧升高,迫使胰腺加倍分泌胰岛素以降低血糖。这不仅使胰腺超负荷运转,胰岛素还会促使葡萄糖沉积在细胞中以清除血液中的糖分。对于缺乏运动的人群,这将导致体内脂肪堆积。运动能消耗肌肉和血液中的葡萄糖。若肌肉得到锻炼,可直接从血液中提取葡萄糖。
合理搭配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脱脂牛奶、鱼类、瘦肉、禽肉、豆类及低脂低糖食品,是明智的选择。瘦肉、深色火鸡肉、菠菜、熟干豆及全麦面包是红细胞所需铁元素的优质来源。学会查看食品标签,识别谷物等食品中的添加铁。多种全谷物(如糙米、碎小麦、全粒玉米、燕麦片、爆米花、全燕麦、全黑麦、全麦)均有益健康。各类蔬果各具独特营养价值,请保持多样化摄入。生鲜蔬果营养价值最高,可用于制作汤品和沙拉。不妨将水果作为餐后甜点。
坚持高强度锻炼者无需过度关注体型管理。我选择健康饮食的初衷,与其说是保持苗条,不如说是为锻炼后的身体提供优质营养。对于运动量较小的人群,饮食问题对健康和体态的影响更为显著。若我们能结出圣灵的果子——包括为属灵目的保持身体健康的自制力——便能更彰显神的荣耀。
灵、心、体协同运作,为神的荣耀而活
灵性、心理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。约翰·辛德勒在《如何活出365天》中揭示的研究表明,超过50%的疾病由情绪诱发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老年人75%的身体问题源于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。请选择勇气、决心与乐观,而非抱怨、牢骚与忧虑。保持积极心态对任何年龄都至关重要,而情绪的影响会随年龄增长愈发显著。诺曼·卡森斯在《头脑优先》中对此予以印证并深入阐释:当负面情绪侵袭,尤其是长期挫折感时,人体会自行制造毒素。当我们预设最坏结果时,往往会遭遇最坏结局。人体拥有抵御疾病的精妙机制——免疫系统——它在健康情绪的激发下才能发挥最佳效能。
基督徒的福音在于:摆脱心理失调的根基在于心灵健康。宽恕、平安与喜乐等属灵祝福带来的回报,不仅限于心灵的愉悦,更延伸至身体健康。人身体、灵魂与灵的相互关联性,为信徒提供了独特优势。
本章我们探讨了证据:你能够很大程度上掌控自身健康,并以强健体魄更好地侍奉上帝。换言之,我们了解到良好的身体健康能积极影响属灵生命。反之,心灵与精神的安康亦能惠及身体健康。何不让三种健康——灵性、心理与身体——相互促进,使生命在三个领域都丰盛有余?这既荣耀神,也是祂对我们的心意。如此我们便能成为高效的基督徒,活出最美好的生命样式。
本书开篇提及波士顿马拉松人群的鼓舞力量。此刻你正奔跑在终身的属灵马拉松赛道上。愿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成为为你助威的声浪。牧牛人说,当母牛临产时,牛棚里的同伴会发出悠长响亮的“哞”声为其鼓劲。当你孕育梦想与潜能的实现时,我愿以“哞哞”声为你助威。若波士顿的观众与牛棚的牛群皆具激励之力,我们更应在属灵征途中相互扶持。本章探讨身体健康,旨在激励你跑好属灵赛程,助你以强健匀称的体魄实现理想。继续努力吧!
